第四章 加快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坚定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的信心,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与它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密切联系的,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以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对应。发展环境变化了,发展方式也必须随之变革,否则,发展必然受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倒逼机制。党中央及时提出并明确要求,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1.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面临着新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给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出现了以总需求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加。

一是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个人消费疲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具体表现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一些国家政府债台高筑,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复杂多变,短期内难以重现强劲增长。

二是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被迫改变负债和过度消费的模式,试图通过扩大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则更多地转向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但短期内还难以收到显著成效;全球原有需求动力减弱,新的需求市场还未形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部需求增长受到严重制约。

三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金融危机加速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生命科学、空间和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正在兴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前者谋求推进“再工业化”,后者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国际产业和技术竞争将日趋激烈。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是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四是国际政治领域竞争博弈更加复杂。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走势分化,各国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相互交织,政治交锋和经济合作的形势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抑制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更加明显,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展壮大亦怀有复杂心态,我国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发展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有所加大。

2.国内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征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新特征。

一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稳步升级。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个体利益诉求明显分化,需求正向全面化、高级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在物质需求继续提高的同时,对文化、环境的需求明显增加,对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的需求大幅上升,对消费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生产要素优势变化日趋明显。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持续上升,资源供给日趋紧张,部分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超出预期,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廉价劳动力优势正逐渐下降。

三是生态环境约束更加强化。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料、汽车尾气、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已位居世界第一,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四是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钢铁等传统行业快速扩张,生产能力已大量过剩。部分新兴行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也比较严重。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剧了资源供应紧张,将对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较强的制约。

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表面上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实质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发展环境,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二、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上。

1.推动发展要抓好“一个立足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如果不尽快改变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即使将来我们在经济总量上跃居世界前列,也很难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因此,在我国经济这个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要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大工夫。

2.推动发展要抓好“四个着力”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准确把握推动发展的重点。

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必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和政策环境。

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我国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不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如果不能快速提高创新能力,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更加被动。必须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我国高技术产业遇到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低端制造业又面临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一些领域现有的生产能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极不适应发展需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推动发展要抓好“五个更多”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和加强协调的作用,进一步拓宽发展的思路。

一是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需潜力特别是潜在消费需求大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国内外经验也表明,只有立足内需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

二是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合理产业结构,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三是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各项要素的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必须改变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四是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浪费相当严重。部分资源高度依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的发展。

五是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无论是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生活条件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间都有较大差距。要加快消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三、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结构新调整、产业格局新变化和科技进步新趋势,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特征后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第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增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特别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需求导向,努力使产业发展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任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等工作力度,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

第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既是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加强统筹规划,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带动作用。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是组织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第三,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在巩固传统业态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从促进消费升级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把基于宽带和无线的信息消费作为新一轮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热点。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营造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第四,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立足国内保障能源供应,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发展,统筹区际、城际、城市、农村交通发展,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

第五,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抓住信息产业持续引导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基点,推动形成继汽车、房地产后的重大投资消费领域。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积极迎接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推动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全方位应用,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做好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经济与信息安全。

第六,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释放企业发展活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各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管理创新,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增强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专精特新”和集群发展水平。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面临的主要困难,完善服务体系,增强中小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环境,完善机制,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有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之,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战略制高点。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要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二是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强化产权保护,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学说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

三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进一步健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国家规划等多种政策工具相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等调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避免顾此失彼。各项调控目标与政策手段之间要协调配合,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政策工具要科学统筹、综合运用,实现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在统一,避免政策工具之间相互矛盾和抵消,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四是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必须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全面改革资源税。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构建地方税体系。

五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继续深入推进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积极培育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稳步推进金融开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总之,从立足于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创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完整体系。这是党的十八大对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总体部署,也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

思考题

1.为什么要继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哪些?

3.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