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也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同时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刻阐释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遵循人的自身发展和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要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整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保障制度改革;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努力实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是受教育机会、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教育制度规则的公平状况都有显著提高的教育。要强化政府责任,完善资源配置制度,健全法制保障,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着力保障农民工子女、残疾少年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逐渐缩小教育发展中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校际差距,为所有学生开辟不同的成长成才之路。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上取决于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改进培训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要从制度上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2.鼓励创业,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劳动维权工作机制

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就业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坚持将促进创业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体系,落实财税、金融、场地等扶持政策,改善创业和投资环境;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强化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是指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一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并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要坚持城乡统筹,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返乡创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就要以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为目标,注重提升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有利于劳动者成长成才的引导、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培训投入,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对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进一步破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身份分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规范秩序;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供给能力。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明确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以信息化为手段,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建立高效便捷、全国联网的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加大政府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投入,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力度。

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构建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通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培训补贴等政策,对参保企业稳定岗位及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对享受失业保险期满前提前就业的失业人员,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一定的就业补贴。

“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此,要根据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劳动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特殊工时管理规定,依法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要完善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的作用,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制度,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等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专项整治,及时有效查处违法案件。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健全集体争议调处机制,加强基层社区和企业的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规范组织程序和工作规则。

二、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1.正确认识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区域之间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客观上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造成居民收入水平很不平衡。与此同时,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也使得收入分配问题愈加突出。

分析居民收入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一定时期内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相对短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容易形成这些要素收益挤占劳动报酬现象。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激烈的国际竞争也使提高劳动报酬面临较大压力。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这些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改革滞后、政策不完善造成的。它们不是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而是改革不到位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改革发展的办法去解决。

首先,经济领域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一些资源性行业企业以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公共资源。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就业市场化和要素流动不充分。一些行业竞争不充分,一些企业依靠垄断获取超额利润。一些行业门槛过高,限制社会资本进入参与竞争,固化了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其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工资制度不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偏低,随意性大,强制性不够。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滞后,还没有建立体现同地区同岗位同工同酬和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差异的工资决定及调整机制。

再次,再分配领域改革滞后,调节机制不完善。税制改革滞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较弱。现行个人所得税难以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调节居民财富的税制不健全,不能发挥对存量财产调节作用。财政支出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比重偏低,均衡性转移支付比例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保障水平差别较大。

2.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和国有资本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支出的机制,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使各收入主体之间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二是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要加大劳动报酬保护力度,加快改革完善工资制度,缓解初次分配领域不公平的问题。建立规范的最低工资制度,有效保证普通劳动者工资收入随国民经济、社会平均工资同步增长,随着物价水平变动及时调整。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要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和条块分割,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健全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防止资本、管理等要素超额分配,防止非市场因素参与分配。

三是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城乡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深化税制改革,逐步提高直接税在税收中的比重;研究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纳税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发挥其在调节收入分配和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补充的作用。

四是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要深化改革、加强立法、完善制度,有效保护居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收益。要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逐步缩小存贷款利差,保护存款人权益;加强上市公司监管,落实分红,回报股东;支持社会保险基金积极稳妥地进入资本市场,并将投资收益划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实现保值增值。要在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基础上,拓宽居民投资渠道。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五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切实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健全工资保障机制。针对容易发生拖欠的行业企业,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打击恶意欠薪制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要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资外收入、非货币福利。全面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严格控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管人员职务消费。要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探索实施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制度。加强国企改制、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依法严肃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操纵股市、内幕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违纪违法行为。

三、保障人民生活,提高健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同时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些原则,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它的方针是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和可持续,重点是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保证可持续性,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要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实现最广泛的覆盖。其中,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要覆盖城镇所有职业群体,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要实现各类群体的全覆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增强制度的激励约束功能,明确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责任。要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层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立足制度的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城乡、地域、行业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新要求,通过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整合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移衔接,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要在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统筹协调,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就要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上的平等和管理资源上的共享。

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要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更好地体现我国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相结合的制度要求。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持续、有序、合理增长。

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素质,就要以实现全民医保为目标,在全民基本医保已经初步实现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到2015年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和费用支付比例,搞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衔接,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并稳步推进基层门诊医疗费用统筹。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推进医保基金城乡、地区间统筹,离不开基本医保与商业医保的促进和结合。要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和公益慈善协同互补作用,解决好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健全医保信息系统,改革支付方式,改进经办服务,推广即时结算,方便群众报销,提高全民医保的成效。

国民健康状况数据

2000~20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1.4岁提高到74.8岁;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从10万分之51.3下降到10万分之26.1,婴儿死亡率从29.2‰下降到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34.9‰下降到15.6‰。我国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健康的指标,居民健康水平走出发展中国家前列。

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一定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非营利性、公益性为主,促进医疗市场健康发展。医疗资源配置应面向城乡群众实际需求,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要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重点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要统筹规划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协作,采取派出人员、巡回诊疗、帮助培训、双向转诊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机构服务能力,逐步形成有序的疾病分级医疗机制。

要加强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形成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支持基层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卫生知识宣教、家庭保健、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和妇幼保健、老年护理、病残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要进一步促进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更加广泛地动员群众,提高群众卫生文明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维持卫生秩序,推进综合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合理分布。要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对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社会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体制改革高度重视,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社会体制

社会体制即社会管理体制,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以明确的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职能,清晰的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社会纠纷的一组机制与制度。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体制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适应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社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组织体系有待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只有突破这些体制性制约,才能从整体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设,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是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是社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发挥好社会协同作用奠定组织基础。要不断完善群团组织社会服务管理职能,加快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转型,努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城乡社区服务功能。

四是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既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又要着力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突出问题的产生,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人们为使整个社会机体和它的各个部分向着一定目标运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引导等活动。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总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思考题

1.如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2.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3.怎样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